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 >> 走进柳林 >> 风俗民情 >> 侠义传说 >> 文章正文

柳林县杨家将的传说

来源:网络中心 | 发布时间:2017-9-7 10:29:26

  从柳林县城10公里福寿村火塘寨起经卧虎湾、石仑山、而后是古堡寨东,泊船港湾杨家港,城区二郎坪,城西七星庙、城郊杨家坪,一处处峻岭雄关,流传着诸多有关杨家将的传说。
   火塘寨 火塘寨位于柳林县城东8公里左右之三川河北岸,其寨与卧虎湾隔河相望,相传系宋代爱国将领杨家将第一代杨信练兵的堡塞;杨信亦名宏信。他的出生地柳林早在战国时期就是晋国战马的主要产地。开阔富庶的山川和骑马射箭的传统,造就了杨门一代良将。杨信生逢残唐五代乱世,为了保境安民,拥兵自重,在火塘塞自称“火山王”,操练铜锤。后来,为了避免与北汉王刘崇的冲突,遂以黄河为屏障,将其势力范围渐次发展到陕北榆林一带,自称麟州刺使。归北汉刘崇后先任原职,次任火山、建雄军节度使。
  宋太平兴国4年(公元979)归宋后,“老于边事,洞晓敌情”,抗辽保国,屡建奇功。宋•雍熙三年(公元986)其子杨业碰死李陵碑以身殉国,宋太宗诏书曾提到杨家“……挺陇上之雄才,本山西之茂族。”盛赞杨家本为山西的大户,是在陕北一带(陇上)称雄(创造军事资本)的。《宋史•杨业传》中之“杨业,太原人也”云云,本是山西人的普通提法,不惟太原,乃至“河东”、“山右”等等均指山西全省。后来,杨家的第三,代、第四代把守北口三关,在代县雁门一带活动,于是逐渐在晋北一带繁衍,建祠堂于代郡鹿蹄涧,葬第二代亡者于五台、雁门一带。人们于是以杨家为晋北籍人,而忽略了其始出生于晋西黄河岸边,活动于陕北黄河岸边的事实。流传于山西的诸多杨家剧本,诸如《南北台》、《金沙滩》、《李陵碑》等,轮到杨家出台,莫不众口一词:“家住石州火塘寨,泗水关(即今卧虎下四道河)前有家门。”不为无指。
  民间盛传火山王在火塘寨练“走线铜锤”的逸事,甚至一些俾官野史中也不乏记载。时逾千载,沧桑屡易,但火塘寨仍不失当年的雄风。
该寨居高临下,两山对峙,环绕中间一块开阔之地。其地肚大口小,两边尽是百丈削壁,有一夫挡关,万夫莫开之势。右首一山削壁顶上今存石窑数孔,顺石窑后沿山脊北行一二百步有一占地约2000余平方米的堡寨,四周石围砌墙,前列寨门。寨中地势平坦,足供操练人马。其后侧得有石窑洞数孔,左右上下断壁残垣中,兵营舍灶依稀可辨。寨后一道平坦山梁,约10余里,至今沿称“走马梁”,乃杨家兵丁跑马射箭之地。
  石仑山 石仑山位于柳林县龙门垣村东北4公里处卧虎湾村顶,在三川河之南,隔河与火塘寨对峙;其间上至白霜下至鸦沟一带,三川河迂回曲折,俗称四道河,古名泗水关。火塘寨以北有一道平展山梁,名走马梁,俗传系杨家练兵走马之道。该山东起伍家沟,西界薛家湾,北迄卧虎湾,南至芦家峁,周围30公里。相传宋代巾帼英雄佘赛花曾占据此山建筑堡垒,操演、驻扎兵马,因“石、佘”谐音误而得名石仑山。该山地势险要,可与火塘寨控三川水而互为犄角,扼秦晋间重要通道。山上近卧虎湾村一侧今存日军侵犯时所筑堡垒。1939年,闫锡山骑1军、33军曾与日军在此激战。
   从火塘寨下福寿村沿川西进,先经杨家泊船港湾杨家港,港东筑有寨东堡。港西有二郎坪。更西的庙湾石砭上有相传为杨业与佘赛花成亲之故地的七星庙,杨业、佘赛花一战定亲的佘战坡遗址。柳林镇北的三郎堡、二郎庙等地名,也均与杨家将传说有关。

 

 

 

  加入收藏   关闭本页   打印本页
?